返回栏目
小宁说事城事 • 正文

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绘就强县富民新篇章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浙江省永嘉县十年砥砺奋进交出令人满意的时代答卷

日前,从“温州这十年·永嘉”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十年砥砺奋进,向党的二十大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时代答卷:十年跨越,永嘉县始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决策部署,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绘就了产业繁荣、文明和谐、生态崛起的强县富民崭新篇章。2012年至2022年这十年,永嘉全县GDP增长了86%,超50亿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连续5年获得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考核优秀,稳居全国经济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百强县、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和中国创新百强县等四个“百强县”行列。

打赢产业转型升级攻坚点

奋力开启工业强县新篇章

永嘉县工业起步较早,经历了家庭工业、乡镇工业和块状经济三个阶段,目前已形成泵阀、鞋服、教玩具、服装辅料等特色支柱产业,拥有中国泵阀之乡、中国纽扣之都、中国教玩具之都等5张国家级产业金名片。

为了切实加快产业转型发展、推动跨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十年来永嘉县始终牢牢把握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题,坚持走新型产业化道路,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产业,实现永嘉工业转型升级。

期间,该县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齐头并进,持续推动工业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突破。目前,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两化”融合指数连续5年跻身全省第一梯队,工业总产值超760亿元、增长220亿元,泵阀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约25%,成为全省山区26县唯一单体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8家增长到1178家,增长40倍,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省隐形冠军企业9家,数量均居全省山区26县第一;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不断强化“亩均论英雄”导向,2021年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分别跃升至全省山区26县第一和第二。

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永嘉还致力于重塑产业新格局,着力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极。在推动传统产业快速朝着“泵阀向成套流体装备转型、鞋服和服装辅料向时尚智造转型、教玩具向教玩装备转型”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全力打造集“研发设计端、生产端、总装检测端、销售服务端”于一体的全国产业集群中心。通过“大起底、大梳理、大征地”行动,系统梳理出3000多亩地块,专门用于泵阀等主导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和招引,争取到2025年实现泵阀产值突破900亿元,成为全省26县中率先突破600亿元的产业集群,让工业老底子焕发新活力。

针对战略性新产业的发展,该县制定了“三年倍增计划”,重点是以物联网和软件信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倍增、以抽水蓄能和节能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倍增和以制药装备为代表的生命健康产业倍增,争取到2025年产值突破500亿元,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极。与此同时,为了激发企业新活力,该县基于超10万家市场主体、“隐形冠军”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榕树”计划,开展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行动,滚动推进“股改、储备、培育、上市”四张清单,加快构建“微成、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形成“10家上市、100家上亿、1000家深度上云”,打造全省“隐形冠军培育示范县”。此外,着力打造企业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构建行业新生态。从2021年开始,该县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率先推出工业全域治理试点,破解资源要素低配错配问题,强化“亩均效益”评价,优化要素供给制度,推进“能源数据中心”建设,让要素配置由市场和数据说了算。同时,“极简极速”优化审批服务,让企业“拿地开工、完工即竣工、竣工即投产”。致力打造营商环境洼地,加快构筑“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永嘉板块。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发展全域旅游走出新天地

永嘉县生态禀赋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内唯一以山水田园风光见长的国家4A级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是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国家文明建设示范县。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动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落地实施《温州市楠溪江保护管理条例》,严格实行楠溪江中上游“工业零准入”政策,守住了“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十年期间,该县不断探索生态价值高效转化的最优路径,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门票收入从不到2000万突破亿元大关,旅游总收入从23亿元增强至223亿元,游客量和旅游总收入连续十年保持15%以上高位增长,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县城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让如诗如画的楠溪江不断转化为富民资产。

为加快打造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全国品牌,该县充分挖掘楠溪江的山水资源和文化底蕴,推动实现永昆、瓯窑、古村落等传统文化复兴,以及古村落、古民居、古书院、古亭楼等“古”系列保育活化,获评首批全国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夜游楠溪、跨年音乐节等持续引爆旅游市场,文旅融合产业已成为永嘉旅游的独特标识。

在此基础上,该县深入开展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强基提质增效五年行动,统筹的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降碳“五大战役”,构建满足当前,适度超前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在“十三五”以来已累计投入环保资金135.88亿元的基础上,将于今后3年投资80亿元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筑,确保创成全域无废城市、全国森林城市和园林县城。同时,做好转化利用文章,持续在做精核心、全域推进、提升接待能力上下功夫,瞄准打造“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实现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推动“旅游富民”和永嘉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下好两岸同城发展“先手棋”

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

永嘉与温州主城区“一江之隔”、十一桥隧相连,拥有融入温州大都市一体化发展的先天区位优势。十年来,永嘉深度对接温州市中心城区规划,按照“功互补、融合发展”的总体思想,科学谋划永嘉城市发展蓝图,城市形态从“县域型城市”向“都市型城市”转型。

十年期间,该县以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实施瓯江两岸同城发展战略,实现四个一体化联动发展,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科学做好拆迁后土地利用,加速城市面貌蝶变、城市功能完善。目前,该县以大干交通拉开城市框架为起点,累计完成交通投资250亿元,成功争取杭温高铁两处设站,新增3条与温州主城区相连的过江通道,公路总里程数达2837公里,实现了全县建制村、沿江城市与山区乡镇通公路,瓯江两岸联系更加紧密,中心城区逐渐沿瓯江轴向两翼拓展。同时,以拥江融入为主方向,建立瓯江北岸核心区、高铁新城千亿级平台,并成功纳入温州都市区主中心规划。2022年,抢抓温州拥江面海发展战略和瓯江新城建设机遇,携手中国金茂打造温州北外滩产城融合项目,建设集聚10万人口规模的都市新组团,精心下好主动拥江融入“先手棋”。

城乡一体化,乡村必振兴。十年来,永嘉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均衡发展。

该县聚心合力推进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全面擦亮永嘉乌牛早茶、永嘉麦饼等区域农产品品牌,完成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投资近100亿元;高标准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13条,相继获评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实现了乡村美景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展现一幅斑烂的乡村振兴画卷。

十年坚守谋幸福初心不变

交出全面奔小康高分答卷

为人民谋幸福,是永嘉县各级领导不懈追求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中,永嘉县勇于担当作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处处为民谋利、事事为民尽责,引领百姓走向共同富裕。

十年来,该县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累计达54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3%,相继建成投用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县人民医院等一批民生设施,实现农村文化礼堂、公办幼儿园、省级卫生乡镇、医共体四个全覆盖,先后获评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卫生县城等荣誉,唱响了“健康永嘉”“学在永嘉”等民生品牌。

为了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决不让一个群众在奔富路上掉队,该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作为“十四五”时期的减贫新目标,制定实施减贫机制,通过产业扶贫减贫带贫不断强化兜底保障。自党的十八大至今,全县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五年保持14%以上增长,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9000元以下现象全面消除。如今,永嘉百姓群众的生活更加体面、更显尊严、更有保障。

平安和谐稳定,是人民群众关乎幸福的基本诉求。永嘉县各级提高政治站位,扛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加强风险隐患排查,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均走在全省前列。在过去十年里,安全生产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刑事治安警情连创新低,疫情防控、务实有力,精准防范到位,领先全市守住了一方“净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别同比大幅度下降,赢得了平安“十三连创”。

如今,永嘉乡村美景如画,农民生活盈实,精神风貌日新月异,“共享社·幸福里”、“共富基金”、“共富食堂”等一批品牌名闻遐迩,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乡村振兴之“魂”回归心田、放飞大地。

十年发展为新起点,踔厉奋发前行。永嘉将面向下一个十年目标,矢志不移为浙江奋进“两个先行”、温州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贡献更大的永嘉力量!(李忠录)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20-2026 小宁说事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2021006830号-1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