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小宁说事文化 • 正文

柳州“红”,一个众创的“神话”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令人惊奇的一碗粉,红遍天下、“圈粉”无数。在红遍网络的螺蛳粉带动下,广西最大工业城市柳州的旅游也红“出圈”了,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许多螺蛳粉店排起长龙,各大景点人头攒动,不少酒店一房难求。

柳州“红”,就像螺蛳粉里红红的辣椒油一样浓烈。柳州借“螺”增“粉”,进而以“正向网红”城市形象“出圈”,已成为人们争相探秘的城市现象、传播现象。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座城市也不可能随随便便走红。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柳州也不是一夜之间“爆红”的。柳州的走红没什么秘密,首先是柳州长期以来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结果,同时也是广大网友、螺蛳粉“粉丝”们众创的“神话”。

柳州人有着自己的“小确幸”——

柳州人共享一份“免费清单”:市属公园全部免费开放;柳州曾在全国率先在贫困县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生免费午餐制度,近9万名农村学生享受午餐;柳州还在全国较早主动停止收取城市路桥机动车辆通行费,费用由政府埋单;公厕免费、博物馆免费、体育场馆收费一再降价……

柳州人不断获得“幸福礼包”:拥有长达35公里的沿江自行车道、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2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5平方米、市民走出家门不超过500米就有休闲绿地、30万株洋紫荆汇成“紫荆花海”……

敢为人先的柳州人,在隽永的山水间书写着现代工业传奇的同时,扎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打造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医疗、一流的文体设施,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公平优质教育,基本实现中心城区范围内“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让群众多跑运动场少跑医院……幸福写在人们的脸上、文明刻在百姓心间。

拥有百年工业史的这座“宝藏城市”,不仅仅有俏销全球的螺蛳粉,还创造了不少“惊奇”。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中,柳州连续三年名列全国第一;柳州生产的汽车已超过3000万辆,以每辆车车长4.5米计算,这些汽车如果首尾相接,可绕地球赤道三圈多;美国彭博新闻社夸赞柳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2021年柳州制造的新能源汽车占全国总产量的1/7,五菱宏光MINI EV连续28个月蝉联中国品牌纯电汽车销量第一;作为全国洋紫荆种植量最大的城市,每年三四月份,上百条街道变身花海,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一车风行、一江旖旎、一花倾城、一粉飘香”已成为柳州四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是柳州响亮的宣言。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柳州3天实现口罩下线、76小时自主研发生产出全自动“口罩机”、5天改造出乙醇消毒液生产线、快速打造出负压救护车和智能移动测温车……柳州工业企业在战“疫”中显示了强大的创新力、行动力,也彰显了柳州工业的实力与担当。

坚守长期主义,成就“柳州惊奇”。

柳州“红”,是一种理性的“红”,是厚积薄发、行稳致远的“红”,是历久弥新、不断释放、越品越醇的“红”。

就拿柳州螺蛳粉从“路边摊”蝶变成为大众美食来说,就包含了柳州人10多年的不懈努力。为把柳州螺蛳粉打造成为特色美食品牌,进而成为柳州的美食名片,早在袋装柳州螺蛳粉诞生之前的2011年,柳州就提出“螺蛳粉进京”计划,通过鼓励餐饮企业到北上广等大城市开设柳州螺蛳粉门店的方式,向全国推广柳州螺蛳粉,并通过店面展示柳州城市形象。而真正让螺蛳粉作为城市形象“出圈”的,是2014年底袋装柳州螺蛳粉的出现,快速抢占了食客的味蕾,让螺蛳粉附带的城市传播功能突破了有限的店面的限制,成为了柳州“可食用的城市名片”。袋装柳州螺蛳粉出道即成“网红”,并“长红”至今。

可以说,柳州的螺蛳粉成为顶流“网红”,柳州城市形象“出圈”,是靠广大食客、广大“粉丝”一碗一碗螺蛳粉吃出来的口碑,是众创的“神话”。

这正如网友评论所说:

从一碗街边小吃

到一份网红美食

短短一根网线的距离

柳州螺蛳粉走了10年

这10年

既有一个地方政府的从未放弃

也有当地小微企业的创新和努力

既有当地领导者的务实干劲

也有柳州人民的敢想敢拼

一碗粉

一座城

一张名片

一种精神

十年磨一剑,“舌尖”带动“脚尖”。而今,柳州螺蛳粉的万千“粉丝”,成为了柳州的游客,从天南海北蜂拥而至,慕名前来打卡。

各大螺蛳粉门店,无论是“西环一霸”的西环肥仔螺蛳粉店,还是“河西双雄”的阿柠檬和万家螺,还有“锌品厂双娇”的阿娇和曹妹,还有培新路的新月、雅儒路的娇姐、跃进路的凤张……各大网红螺蛳粉店门口,都排起了长队,绵延上百米的不在少数。不少游客刚下飞机、动车,就急不可耐拖着拉杆箱就直奔螺蛳粉店,赶紧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柳州螺蛳粉。

“排队两小时、嗍粉五分钟”是柳州不少“网红”螺蛳粉店的日常;“自驾2000公里只为吃一碗柳州螺蛳粉”这样的事例,在各大视频平台屡见不鲜。

“网红粉”带火“网红城”。

柳州“红”,不光螺蛳粉红,整个城市都红。远道而来各地游客深深地爱着柳州这个魂牵梦萦的“素未谋面的老家”,各个“宝藏景点”也被细心的网友挖掘了出来——

柳江上已80多年历史的柳江铁桥也“被迫营业”,成为了游客拍照的“背景板”;可以3元游览柳江的“水上公交”也火了,高峰期排队登船的游客排起了一两百米长的队伍;可以俯瞰城市风貌的马鞍山,人们在山脚排队经常长达上百米,人们争相上山观赏城市景观灯集体亮起的瞬间,仪式感满满的亮灯倒计时传遍网络。

一个个“网红”打卡点被网友创造了出来——

位于柳州五星步行街的一个消防栓火了!不少青年男女在消防栓前排队拍照,在“小红书”上,这里被称能拍出最炫酷的“柳州三件套”都市大片的最佳角度,并附各种拍摄“教程”。许多游客来到柳州,都会对照攻略找到这个消防栓打卡。

就连柳州街头的垃圾桶作为“新奇玩意”也被游客发掘出来了。这种双桶垃圾桶上面有一只大蝴蝶的形象,夜晚可以发光并变换颜色。不少年轻游客认为这很新奇,有的游客甚至靠在垃圾桶旁拍照留念。

就连装在斑马线两头的一些交通信号灯也火了!因为游客发现,当信号灯亮绿灯时,呈现出一个人走路的样子,随着绿灯时间的临近结束,信号灯会呈现出走路步伐越来越快,提示行人加紧脚步过斑马线。这个场景被拍摄发布到视频平台后,没想到这个信号灯意外地火了。不少柳州人还纳闷:难道只有柳州的交通信号灯是这样?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以说,是柳州螺蛳粉的“粉丝”们慧眼和智慧,发现了柳州、塑造了柳州、传播了柳州。

现在,甚至有不少柳州人拿着网友制作的“打卡攻略”,重新认识柳州、打卡柳州。

生活在柳州,原本只是柳州人民的“小确幸”,而今已在网上放大成为让全国人民艳羡的“大幸福”,柳州也因此成为了人们争相前来打卡、探秘的“网红”城市。

柳州走红的背后其实没有什么秘诀,更没什么套路,是柳州螺蛳粉“粉丝”们把柳州捧到了这么高的位置。

热情好客的柳州人以极大的热忱欢迎“回家”的“粉丝”们——面对“网红”螺蛳粉店门前日益增长的排队队伍,不时有柳州人在网上号召“让游客先吃”,呼吁柳州本地人错峰嗍粉;商贩、出租车司机、本地居民自发充当起了导游;交通运输部门开通“赏花公交专线”、螺蛳粉“嗍粉公交专线”、“周末夜游公交专线”、“夜宵美食专线”;增加“水上公交”数量和发船频次;调整夜景灯关灯时间,方便更多游客欣赏柳州夜景……“柳式宠粉”,真诚而平和,低调且务实,让游客宾至如归。

为迎接今年“五一”旅游大潮,柳州给出5万多个车位免费停车位。面对个别酒店溢价较高的情况,政府部门及时加强监管,有已订酒店的游客意外且欣喜地从网络平台得到退回的差价。

所有这些,只为用真心、真情、真诚回报“粉丝”们。

柳州人深知,柳州是“粉丝”捧红的城市。这个众创的“神话”的背后,包含了亿万螺蛳粉“粉丝”的努力。而从“当红”迈向“长红”,更需要“粉丝”们一如既往支持和厚爱,需要柳州人和“粉丝”们一同去爱护守护好!

前面引述的网友对柳州的评价很贴切,而我认为,还应该加上一句话——柳州“红”的背后,“既有本地人的埋头苦干,更有‘粉丝’们的不离不弃,还有这个时代的人间烟火。”(木言)

编辑:编辑:钟勋 王杰清 周海洋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20-2026 小宁说事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2021006830号-1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