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小宁说事发现 • 正文

学好《茶经》是新时代茶人的必修课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编辑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这是唐代陆羽《茶经》中片段。作为新时代茶人要原原本本的读原著、悟原理,才能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沧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杜雅良在和茶艺师及茶知识培训班学员们交流时的开场白。

8月5日和10月7日,沧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杜雅良,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章平、史国明、孙立翔、杨秋香等应邀参加沧州市工人文化宫、运河区指月茶修学堂茶艺、茶知识培训班。杜雅良代表市茶促会作了专题讲座。

杜雅良介绍到,《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的茶系专著,被誉为“茶叶的百科全书”。《茶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它开启了茶文化的先河,为后来的茶诗、茶歇、茶画、茶艺等提供了源泉。《茶经》对中国茶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茶叶成为了一种商品,推动了茶叶贸易的繁荣,促进了茶叶产区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基础。其茶道精神影响着后人,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哲学象征。它还是修身养性、审美情趣的经典之道。

杜雅良强调,新时代的茶人朋友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茶经》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要用足用好,时时代代传承下去并把它发扬光大。这是我们新时代茶人的使命和责任。

据社会反映,当前茶业界仍然存在着个别乱象,最主要的是队伍中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经营者只会虚构一些故事引导茶客高消费、过度消费,甚至以次充好,冒充某个山头,把茶叶说得高大上,神乎其神,致使普通群众消费积极性不高,望茶兴叹。有的经营者没有读过《茶经》,不知道有脍炙人口的“七碗茶歌”,缺乏文化底蕴,这应该是新时代茶人的遗憾。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他提示说,学好《茶经》是我们当代茶人的必修课,缺少这一课就如同缺乏信心和底气一样。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茶经》呢?有几条做法大家不妨试一试。

一是,读原著。全书共3卷10节,总共7000字,不长。一卷一卷的看,一节一节的学。陆羽说,“分布写之,陈诸座隅,目击而存,于是《茶经》之始终备焉。”一遍不理解两遍,两遍不理解三遍,直至从头到尾看懂。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二是,察实情。陆羽走遍江南产茶区山山水水,在当时条件下,可谓艰苦至极。他一座山一座山的爬、一个坡一个坡的越。克服艰难险阻,经过十余年实地考察,踏遍三十几个州,搜集上千条茶闻秩事,历经五年研究著述,又经五年增补修订,终于完成了宏篇巨著。如有机会和时间要针对书中记录的内容,到原产地、原树种、原工艺、原生态的发源地进行实地考察。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加理性认知,从而提高我们的辨识能力。

三是,悟原理。悟原理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对于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归纳和提炼的过程,从中找出一般性的原理和规律,更好的指导实践和应用。这是我们学懂弄通的目的所在。当然《茶经》所处的年代距离我们已经有一千两百多年,有的内容不适应现在的生活方式,有的还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要注重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用哲学的思维悟原理。

四是,多实践。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要把所学所悟用在实践中,才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连说带练才是真本事”。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尊重实践、勇于实践、勤于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辨别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同业内人士的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开阔视野。这样才能把优秀茶文化传承好、弘扬好。

五是,重交流。重视交流学习也是深度学习的一种好方法。一来可以增强记忆;二来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三来可以拾遗补缺。交流中要注意到谦虚、主动、不耻下问。同时,也要有针对性,选择重点的向他人请教。交流学习的方式、方法很多,比如,参加学术会、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以及讲座和培训等等。总之,要积极寻求各种机会与他人交流学习及方法。另外,还要勇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培训班的学员们每人手上一册《茶经》,对学习《茶经》产生了兴趣。纷纷表示,一定按照茶促会提出的要求熟读《茶经》,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在弄通弄懂全部内容的基础上,练好茶艺技巧,学好茶文化,为弘扬茶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王景芝)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   人员查询      

    Copyright © 2020-2026 小宁说事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豫ICP备2021006830号-1

      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3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