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建引领三新组织发展做法的调研

来源:搜狐    作者:张树奇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心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开展了党建引领心理行业发展专题调研。

近年来,我国心理健康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心理行业快速发展。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行业规范有待完善、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为进一步加强党对心理行业的领导,推动心理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深入安徽阜阳市,就阜阳市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阜阳心理卫生行业协会为主开展了此项调研。

近年来,阜阳市小树皮心理研究所先后开展心理健康讲座300余场次、主题公益活动50余场次、直接干预近1000多人次,受益人逾100000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间约3000多小时,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务时间达60多小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阜阳市小树皮心理研究所用专业素养、公益行动,树立了两新组织党支部堡垒作用,先后被评选为阜阳市优秀党支部、全国青少年心理创新创业百佳机构、颍州区三八红旗手、阜阳市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阜阳市“双比双争”先进社会组织党支部、巾帼建功立业岗、五A社会组织。

一、党建+创新学习实践模式,引领社会组织筑牢红色思想堡垒

阜阳市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党支部以党的理论武装聚人心、以党建引领正人心、以文化培育栓人心、以沟通对话知人心、以关心关爱暖人心,着力打造了党建引领的“五心”型社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和交流活动,阜阳市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党支部全体党员能够自觉摆正位置,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扎实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学习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党员思想觉悟。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精心组织支部党员开展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提升党员对党百年奋斗历程和二十大精神的的理解和认识,号召党员将所学、所思、所悟更好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将党建与专业服务统筹结合起来,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的动力。

(二)创新学习模式,开展微宣讲、巡回宣讲等活动,沉浸式党课点燃党员革命初心。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近日,开展了“践行二十大、奋战新征程——寻美阜阳”传承温暖故事主题活动。来自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的新的社会阶层会员、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工作人员、社区居民代表等近百人人聆听了退役老兵杨再田、现役军人王向阳分享的温暖故事。让“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成为每一位小树皮人的自觉。

(三)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在抓好心理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打造过硬心理咨询师队伍。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运用俱乐部、心理拓展训练、名师课堂、工作坊等形式,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心理拓展训练、业务交流和培训,针对常见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进行分析,研究个案沟通、接纳、倾听等专业技术技巧,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师、社工业务技能和自身素质,筑牢科学价值观,完善优秀品格。

二、党建+示范带动模式,引领打造“小树皮”社会心理品牌,提升社会服务效能

阜阳市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立足五心党建,结合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紧紧围绕推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指数,整合社会力量,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作用。

(一)加强学校阵地建设。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不忘初心,积极开展心理讲座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中小学校为教师和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心理体检6000余人次,同时,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提供方案和指导,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帮助学校心理咨询师提升了服务技能。

(二)关注新业态、加强企业阵地建设。树皮心理咨询师党员援助团先后走进了16个企业,心理服务20场3000多人次。常态化服务,引入了更多社会力量关爱职工家庭及其子女服务的队伍里来。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分别在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徽清科技园、阜阳市清运大队举办了企业家的心理调适讲座、女性职工心理健康讲座、新业态职工心理健康讲座。参会人员掌握了应对压力焦虑的调节方法,有效疏解了疫情后带来社会心理压力,提振了大家的信心,达到了预期效果,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在20多个社区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室,为社区居民、儿童、老人提供公益心理服务。

三、党建+社工服务模式,引领社工发挥优势,积极参加和谐社区建设。

阜阳市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的党支部通过“五心”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领导社会力量加入阜阳乡村振兴工作的榜样示范作用,提振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投身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实践中的积极性。阜阳市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的党支部的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APP、《中国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一)关注重点人群。

1、服务农村困境家庭老人和儿童。围绕困境家庭容易形成的心理问题因素、需求、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先后在阜阳市开展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法规政策宣讲进村(居)”和心理健康宣讲活动,达42场次,受益人达10000余人。

2、满足弱势儿童文化需求。在阜阳市二十五个乡镇学校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留守儿童扶贫“梦想学院”服务,助力3000多名学生,特别是为偏远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各种素质拓展课程,让他们全面健康成长。同时,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把爱带回家——暖童心护成长”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皖家关爱计划”、“皖家童乐”等公益课堂项目,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

(二)“心理防御战”危机救助。针对疫情、危机阜阳市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迅速成立了的党支部先锋援助队,开通了阜阳居民24小时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开展了“柔性”“心理防御战”。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公众建起了“心理防护”的坚实围墙。

(三)服务特殊对象。

开展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在司法部门指导下,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心理咨询师加入社区矫正服务中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改变认知,带领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并促进其社会回归。2023年,小树皮心理研究所推出“思想洗礼促改造,四九精神育新人”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活动中重温英雄的理事,感受时代的洗礼,重拾价值观,树立信心走向新生活。

2、开展阜阳市涉案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在阜阳市检察院指导下,定期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心理评估和心理疏导,掌握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为量刑和矫治提供科学依据。

3、和阜阳市救助站共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防家暴中心,为流浪乞讨儿童送去心理援助、文化艺术教育援助。

4、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先后服务特殊对象300多人次,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脱离困境。

四、党建+创新带动模式,引领阜阳市心理行业健康体系的建设。

在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党支部领导下,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心理咨询师积极创新、调研,参与制订了安徽省社会心理、慈善服务标准,形成了社会心理健康宣教体系、社会心理健康干预体系、社会心理健康评价体系等三个体系,营造了党建引领、专业服务的良好工作环境。

(一)创新心理服务模式,心理剧表演进学校进社区。阜阳市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积极参与社会调研、研发心理剧的拍摄、演出,发挥自身优势、履行社会责任。

阜阳市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咨询师们创作的儿童心理剧《猫人》、家庭儿童剧《熔陶》多次在社区、学校、乡镇巡演,让未成年人进入剧情实景,与剧中的小演员们一起健康成长。

(二)建立社区“心灵茶社”,为社区困境家庭儿童送去心理援助。

(三)建言献策,深入调研。小树皮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师们在党建引领下,深入到阜阳市各乡镇,与村民同吃住二十多天,充分了解社会工作的实际需求,对社会力量加入阜阳乡村振兴工作的可行性和做法做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撰写了3万多字的《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的研究》,发挥了两新组织在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该文被《中国网》2023年5月15日全文采编,阅读量近2万次。

(四)参与安徽省地方质量标准的制定。小树皮心理和社会工作研究所心理咨询师、社工师、医师、药师积极参加安徽省地方质量标准的制定,《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建设规范》(DB34/T 4033—2021)和《慈善组织 募捐工作指南》(DB 34/T 3508—2019)的公开发布,为社会心理、慈善服务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调研深入探讨了党建引领在心理行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专家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首先,党的领导为心理行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支持;其次,党建引领有效促进了心理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心理健康意识的普及;然而,行业仍面临专业人才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挑战。

基于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党组织对心理行业的领导,确保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完善行业规范,提升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权益;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四是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满足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五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在党的领导下,心理行业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贡献力量。我们将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为推动心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张树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