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美丽萧山描绘共同富裕新图景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2-01-20    

过去这一年,是萧山区实行美丽萧山建设的第三个年头,美丽萧山建设持续“迭代升级”,交出了一份生态高分报表——三年来,萧山连夺“大禹鼎”、并首夺“大禹鼎”银鼎,连获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县(市、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等多个“省级优秀”,更创建了多个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多条省级美丽河湖、多个省级美丽城镇样板。

作为亚运主阵地,美丽萧山有着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标准、更高的成色。而这张2021年度成绩单的背后,不仅是萧山久久为功、向美而行的累累硕果,更是萧山高标准推进美丽建设的生动实践。

“四定一撤” 让生活向美

上月,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度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凭借“四定一撤”创新模式,萧山区获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益农镇镇龙殿村、楼塔镇大同二村、衙前镇凤凰村获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四定一撤”模式实施推广以来,萧山区全域实现“撤桶”。目前,萧山区农村垃圾分类参与率提升15%,生活垃圾减量33.4%。全区318个行政村已全面实施“四定一撤”智慧分类模式,共设定2000余个投放点位,接入20万个农户垃圾分类“智能账户”,农村垃圾分类走上数字化治理“快车道”。

与此同时,城区600余个小区,在三年时间里同样迎来了垃圾分类模式的转变——从一开始把易腐垃圾“分出来”的小绿桶模式,到全域覆盖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变的是垃圾分类习惯和小区人居环境,不变的是垃圾分类初心。

临浦镇白鹿塘文化礼堂垃圾分类宣传(陈袁帆 摄)

系统治水 让碧水长流

“问题出在水中,根子却在岸上。”一句话,道出萧山水环境整治的复杂成因和治理难度。作为河网水系大区、传统产业大区、流动人口大区,萧山破解精准治污难题,需要用好系统思维,而“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正是当地从单纯治水向系统优化转变的关键之举。

2019年起,“污水零直排区”创建连续三年列入美丽萧山建设十大攻坚战和区十项民生实事。“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意味着所有水里的、岸上的、地上的、地下的、门里的、门外的问题,统统要加以解决,从源头、输送到排放过程,都要实现全流程控污。目前,萧山区已完成了所有镇街(场)、平台的创建任务,实现“污水零直排区”三年行动计划的圆满收官。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系统”思维也被运用到跨流域的河道治理当中。数据显示,萧山区已累计整治“美丽河湖”101条、共计153.2公里,累计完成建设投资6.5亿元。目前,浦阳江一期、浦阳江二期、里士湖、七都溪已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河湖,而这3条“美丽河湖”,也都是当地的“母亲河(溪)”。

如今,“白鹭栖息、鱼翔浅底”景象日益增多,因地制宜布置运动、休闲、体验等多种类型的活动场地让市民们的“获得感”也更强了。“亚运治水”的大背景下,萧山不断实现治水成绩新突破,用稳中向好的水环境质量提交“五水共治”的优异答卷。

“五美”城镇 让城乡共富

如果说打造亚运水环境是一场“由表及里”的探索,那么美丽城镇创建则是一场“由外及内”的提升。

截至目前,萧山区已有6个美丽城镇获省级样板(瓜沥、楼塔、临浦、戴村、新街、衙前),10个美丽城镇获市级样板(瓜沥、临浦、楼塔、戴村、新街、党湾、靖江、衙前、河上、义桥)。美丽城镇“样板名单”不断拉长,一个个环境优越美、生活宜居美、产业繁荣美、人文历史美、治理和谐美的美丽城镇也越来越清晰。

讲好“小城故事”的同时,萧山区也通过数字赋能基层治理,让美丽城镇“内外兼修”。在萧山多个镇街,“沥家园”、“平安钉”、“楼塔驿”等各具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正在应用于美丽城镇的多个场景,以治理的领先优势加快美丽城镇的基层治理效能。

今年,萧山区还率先开启美丽城镇集群化创建试点,探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城乡统筹的生动实践。“衙前—杨汛桥—钱清”集群、楼塔—戴村—河上“三彩风情小镇、萧南美丽联盟”文旅型美丽城镇集群正在抱团突破发展壁垒,以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的新发展趋势,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打造更多美丽城镇“萧山样板”。

历史巨轮滚滚向前,三年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瞄准“亚运”这个关键词,萧山区将以“亚运标准”为第一要求,推进美丽萧山与“亚运兴城”高度融合,确保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向全世界展示萧山全域美丽大花园的美好形象。(萧美办)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