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一定职位上退下来后,将何去何从,乃是人生之路的又一次选择,有位县委书记,他的选择可谓匠心独运,他的生活空间也颇具个性和创意,我管它叫“诗意隐居”。
一
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加了一位在当地有声望有情怀又有一定有效政绩的地方退休“官员”的微信。这位地方退休“官员”在退休前先后任过县委书记、市财政局长和市政协副主席。他退休后的生活不仅阳光向上,健康有益,更充满着无穷的意趣,尤其是由他拍摄的以“山里人家山里人”为主题的一组组照片,带着农耕气息和泥土芬芳,记录着富有特色的乡村记忆和乡村元素,真切而生动,朴实而无华,犹如一阵阵春风扑面而来,让人赏心悦目、清新自然!刹时,便在我的心底激起了千层浪:这一张张具有山里人典型性的熟悉面孔,这种不带任何人为雕琢的原生质照片,凡熟悉乡间生活和对乡村有着特殊情感的人,哪个不端详再三、爱不释手?对此,我不光是陶醉,更有回顾和思考:再过若干年,还能在“山里人家”见到如此原汁原味不带任何杂质的“山里人”吗?拍摄者的初衷是否如此?照片的珍贵是否也在这里?带着敬意和期盼,决定登门求见。
《山里人家山里人》娄依兴摄影作品集
二
“诗意隐居”的主人,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浙江省天台县任过4年县委书记的娄依兴。
眼前的娄依兴,高个、和谒、可亲、可信,犹如宽厚的兄长。与他交谈,不拘谨,不做作,没有大话、空话,轻声细语,亲切自然。
据悉,娄依兴是浙江临海人,在台州市政协副主席任上退休后的第四年,便住进了天台桐柏山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从此开启了他人生中一种全新的令人羡慕和向往的“诗意隐居”生活。所不同的是,他的“隐”既不是大隐,也不像小隐,中隐也不相称,而在于“人隐心不隐”。因为他虽“隐”于此,却以此为据点,行走于天台的角角落落,并延伸至仙居、临海、三门、宁海、新昌、磐安等周边地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也不是纯粹的毫无意义的盲目行走,而是在行走中记录下了“一个变化的、真实的、 近山连着远山、辽阔而不均衡的中国的一部分”,记录下了沉寂着、消逝着、或将一去不复返的数亿辛勤耕耘农民的时代缩影。我想,这可能也是不少有为的退休“官员”对中国乡村有着无限情愫而不停息、不止步、力所能及做点公益的体现,也是他们心系乡村百姓的延续。娄依兴的行走,是悄悄进行的,那一张张“山里人”真实表情的照片,也多是趁他们不注意时按下快门的。而当他脚穿布鞋,身披大褂,将洗好并装上框的照片送上门时,对方仍不知道这个“总是笑呵呵的高个子是谁”,于是问:要多少钱?得知不用钱时,除了说“谢谢”,就是“共产党好”。而娄依兴则对人说:我也不是想当摄影师,只是闲串到这些乡村,给老乡拍张照片洗好交到他们手里,他们高兴,我也开心。他还说:“我最难忘的就是他们拿到照片时的表情”。然而,你有所不知,这其中的很多老人一辈子除了身份证照,就没拍过其他生活照。有位老人拍完照不久就中风了,那张照片成了老人一生中最后的定格。
为四代同堂家庭合影
105岁抗战老兵
娄依兴将拍好的照片送给“80后”老人
三
娄依兴的“隐居地”是以一座叫“琼台书院”的形式呈现的。五间一弄两层楼“从”字形屋顶一字儿展开的书院,坐落在湉静的小山岙间,它的前方是一个宽大的院子,从院子蜿蜒向外的是一条通向外界的弯曲车道,左右两旁相伴的是既错落有致又零散独立的民居或民宿。
最最让人慕意顿生并感到惬意的,则是书院背后那片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茵和挺然屹立傲苍穹的松林,而松林的一角则恰到好处地扎着一座悬空的吊脚楼,它是娄依兴用来和客人品茗攀谈的一个专属,它与书院和私人生活区是完全分离的三个空间。整个儿看来,一如世外桃源和人间仙境,你如果想去这里拜访娄依兴这位“隐士”,得提前些日子跟他打招呼,因为他不时要行走在半天或一天车轮能来回的东西南北,如果你想做“不速之客”,呈现在你面前的多半就是贾岛笔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那幅诗意画面。
琼台书院外景
娄依兴在琼台书院工作室
在这样的环境里,娄依兴养有两条小巧玲珑专为主人报信而从不袭人的家狗,它们的职责似乎便是报完信后再一前一后友好地、闲庭信步般地将客人引至宾主品茗攀谈的那个专属,然后双双伏在一旁竖起两对可爱的耳朵默默聆听和感受着宾主间的谈笑风生。此情此景,我想即使再怕狗的人,也会觉得和谐与友好,忍不住还会本能地去抚摸它们一把。见微知著,所有这些,无不充盈着诗意与温馨!无不反观出主人的为人准则和生活态度!我想,这非常之境是该有非常之人居之,而此境让娄依兴这样的仁人君子雅居,无疑是恰是其分又相得益彰的。而事实上,这个优雅的环境目前已并非娄依兴独享了。
四
琼台书院里面设有一个“唐诗之路大讲堂”,讲堂右边摆放着中国内地影视名流柳云龙的照片,墙壁上则挂着 “柳云龙工作室”的牌匾,左边则摆放着有“中国牡丹天使”之称的著名美女画家小孟林的照片,两幅照片下方则分别是娄依兴亲笔所书流畅美观的“琼台书院欢迎您”七个行书。由此看来,娄依兴的初心本来就没有独享之意,倒有几分筑巢引凤、栽树招凰的祈求在里面。娄依兴对我说,这两位大咖都是游桐柏山时无意间闯入的,而依我看,当初的闯入可能是这诱人的境,而入驻下来则多半是赢得他们尊重的人,我自己便也如是而来。
既然是书院,且设有讲堂,不时举办各类讲座便也顺理成章。娄依兴说,自琼台书院建立以来,先后举办过七场讲座,有讲文学艺术的、有讲经济哲学的、也有讲健康养生的等等,要不是那场旷时达三年之久的“疫情”,场次肯定会多得多。主讲人都是来自各界负有盛名的专家教授和学者,而且到目前为止,无论主讲人还是聆听者均为自愿和免费,从而又不时引来了凤凰,带来了福祉,也不时向外传播着天台这方神土地的好声音、好名声,此可谓一举数得、一箭多雕是也!我想,这无论主观意图还是客观使然,都是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智慧之人的智慧之举和超然眼光便也体现在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举动上。
娄依兴(左)和世界华人笔会会长卢新华来琼台书院作讲座时的合影
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道教南宗创立地,国家级5A景区。为了表达对这方水土的爱,娄依兴又以创作歌词的方式宣传天台。《后岸踏歌》《飞腾直欲天台去》《琼台仙谷》《江南圣地天台山》等歌词都出自娄依兴之手,而且均有名家作曲,阎维文、周楠、甘雅丹等演唱,大大提高了天台在外的知名度。
然而,娄依兴并没有停止手中的笔,自2021年起,娄依兴连续4年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为做好天台山旅游文章,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献计献策。
与此同时,他还不时为“艾济公益”等公益慈善事业奔走相告,赢得当地的普遍赞誉。
五
讲到这里,大家不免要问:一个退了休尤其是上了些岁数的地方“官员”养好自己的身体也就够了,为何还要这般劳心又劳力?按说,是这个理,但如果从娄依兴在任上的作为看来,仅凭以下两件事,他退休后的这般劳心和劳力也是意料之中了。
伴随着经济和观念的落后,交通的闭塞一直是天台的一个痛,而且从大部分老人们看来,“大山世代养育着他们,是他们安身立命的依托,守候,是生命的本能”;而在娄依兴看来,不解决交通问题,原本封闭的天台,更将陷入一个死角,成为一座孤岛。在天台县委书记任上的娄依兴于是下决心要接通一条高速公路,在千方百计排除各种困难后,才使上三高速进入了天台的境地,从而开启了天台通向外界的这扇“山门”。第二件事是,中国的工业社会到来后,农民上缴国家的农业税仅占了整个税收的1%多一点,身为省人大代表一分子的娄依兴想为百姓所想,连续10年议案,终使这一合情合理的建议发挥了作用。
我想,有着如此乡村情怀的人,面对眼下逐渐冷寂、逐渐消失的乡村,能若视无睹、无动于衷、两耳不闻窗外事吗?于是,用镜头记录下富有特色的乡村记忆和乡村元素,记录下留守父老乡亲的真实生活状态、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便也顺理成章,无疑也是一种最有效、最易行的手段和最不可迟疑的行动。
六
在四周挂满“山里人家山里人”照片的吊脚楼茶室内,娄依兴赠了我一本配有他创新诗的摄影作品集,影集名就叫《山里人家山里人》。我随即打开影集,只见《后记》中这样写道:
“这些照片和诗,是我在行走过程中得到的,也是在思想和情感的反观中得到的,是我生命中的重要收获,寄寓了我的所见所思,所忧所喜,所叹所期。我希望这些照片和诗,不仅能够起到留存真实景象和人物,留存历史资料的作用,还能够起到表达我爱农村、爱农民的内心情感的作用,更希望这些照片和诗,能够成为一座心灵相通的桥梁,让我和那些淳朴善良、勤劳聪慧的父老乡亲找到一个心灵共鸣的载体,让我和所有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人提供一个敞开胸怀真诚沟通的通道。”
(以上是“山里人家山里人”部分照片)
至此,我们已不难明白娄依兴“诗意隐居”的真意,而我则佩服自己,此番竟如此一反平常的行事风格毫不犹豫地专程进山求见。
本文作者张纯汉摄于琼台书院前
作者简介:张纯汉,浙江新昌人,新闻主任编辑职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和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等,涉及领域有文学、书法、诗词歌赋、戏曲影视、家庭教育、妇女儿童、服饰美学等。著有《记录当初》《秋雨闲思》《爱在生命的边沿》《远婚》《报取春阳三月天》《外婆坑的故事》和《诗书新昌》等文艺作品和相关方面的理论学术论文。
作者:张纯汉
拍摄:娄依兴 房翔 禾睦 梁立新 杨长春
编辑:毛凤君